[基本情况]太仆寺旗位于自治区中部、锡盟最南端,与河北省交界,距张家口150公里、北京350公里。总面积3415平方公里,占全盟国土面积的1.7%,辖7个苏木乡镇、176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总人口23.4万,占全盟人口的20.7%,其中蒙古族人口6593人,旗政府所在地宝昌镇。1991年列为自治区贫困旗,1994年列为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旗,2011年再次列为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旗。
太仆寺旗是距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人曾有“紫菊花开香满衣,地椒生处乳羊肥”的称赞。这里曾是古老纯朴的蒙古族察哈尔部落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太仆寺”作为掌管皇家御马和朝廷马政的机构因此得旗名,至今这里仍完整的保留着养马、育马、驯马等传统技艺和习俗,马文化底蕴丰厚。在2012年,太仆寺旗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御马文化之乡”。在这里让您走出城市的喧嚣,寻访清王朝御马场的足迹,品味草原的深厚内涵,有绵延数千里的金界壕、默默无语的元代宝昌州石碑、繁华的玛拉盖庙遗址。
太仆寺旗交通便利,旗政府所在地距集通铁路45公里,距呼海大通道主干线31公里,国道207线由南至北纵贯全境,蓝张铁路途经并建站,锡张高速公路连接全国高速公路网。
地处阴山北麓、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海拔1300米-1800米,年平均气温2.4℃,年平均降水量近400毫米,无霜期100天左右。现有耕地142万亩,林地154万亩,草场200万亩。水资源总量1.35亿吨,其中地下水1.03亿吨,年可开采6451万吨,地上没有可开发利用的河流。现已探明的矿种主要有钼、钨、铅锌、萤石等,储量和开采规模比较小,矿产资源总体匮乏。
2019年,在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旗上下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推进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盟委、行署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旗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稳步向好、社会民生逐步改善,2019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其中:一产增长4.7%、二产增长8.2%、三产增长6.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11.7%。较好完成了旗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工业运行稳中有升。1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3.3亿元,同比增长16.95%。宝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55家,实现产值12亿元。加快推进工业重点项目建设,草原酿酒公司技改搬迁与地下酒窖暨人防工程、五丰现代牧业肉牛精深加工项目、生泰尔兽用疫苗饲料预混料及宠物食品生产建设项目、唐合科技人造金刚石项目、85千瓦特高压外送风电项目顺利开工,进展顺利。
(二)现代农牧业发展稳步推进。2019年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141. 7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93万亩,产量20.17万吨,同比增加2%;油料15万亩,产量2.1万吨,同比增长3%;蔬菜5万亩,产量16万吨、同比减少6%;甜菜12万亩, 产量36万吨、同比增长20%;药材3万亩,产量4万吨,同比减少40%;高产饲料13.7万亩,产量42万吨,同比增长2% ,粮经饲比重为66:25:9。牲畜存栏31. 91万头只口,其中牛10.47万头,同比增长15.4%,羊19.09万只,同比增长7%。全旗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8. 79万千瓦,机耕面积141万亩,机播(收)面积136. 7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7%。加快推进农牧业重点项目,五丰现代肉牛繁育和育肥、草莓育种繁育基地、绿能扶贫产业园一期、德青源金鸡扶贫等项目落地投产,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特色服务业得到发展。文化旅游有序推进,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收入1.65亿元。“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御马小镇、风情马镇、鸿雁京蒙研学旅行中心、御马苑旅游景区、边墙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赛罕淖尔草原休闲度假旅游区等重点旅游区域建设稳步推进;商贸流通发展速度加快,依托自治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双创示范”项目,建成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处、村级服务网点125个,开设农特产品电商平台21家,注册电商企业37家、网商(微商)820家,全年电商交易额3.97亿元,电商零售额5176万元;交通运输和商贸物流业加速发展,全年累计货物运输总量245.34万吨,客运总量217.25万人,分别增长3%和7%。金融服务稳定发展,存贷款总量稳步增长,截止2019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是70.62亿元45.77亿元。
(四)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推进一体化进程。
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定了《太仆寺旗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规划》,并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资金0.23亿元用于我旗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2019年春季城乡环境卫生清洁行动》、《村庄清洁百日行动》和“三清一改”工作,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万余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8万吨,清理废弃物非正规堆放点17处。
加快城镇建设提质升级。投资1.66亿元用于新建柏油路、安装路灯、建设水冲式公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改造及完善医疗废物处理、改造供热旧管网和换热站等工程。投资1.79亿元的生态水系公园通过PPP方式成功引入民间资本,顺利开工。房地产开发项目18个,建筑面积40.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5.3亿元。
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前炮线、宝齐线等4条乡道、2条扶贫公路及农村牧区窄加宽公路交工验收;农牧区饮水安全工程解决3541户,7841人安全饮水和集中供水问题;宝昌镇集中供热管网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建设千斤沟110千伏、高新技术园区35千伏、永丰35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配电自动化、农网升级改造、新城区变电站扩建等工程,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加强。
(五)发展保障条件日趋完善。坚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并重,严格执行休禁牧制度,认真落实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政策,实施草畜平衡103.72万亩,禁牧2.43万亩。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等工程,完成林业综合建设22.8万亩。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准入门槛,单位GDP能耗、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进一步降低。强化治洪治灾能力,疏浚头支箭河道1.2公里,治理小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新增和改造节水增效灌溉面积2.7万亩,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60处,解决1.3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加快主干线公路建设,省道304线(原康闪线)改建升级工程获自治区批复,完善炮台营子至肖李营子旅游公路配套工程,4条乡道加快推进,2018年下半年建成通车。继续完善电网网架结构,改造35千伏线路16公里,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52公里、0.4千伏线路48公里,安装配电变压器40台。进一步加大4G信号、无线宽带网络覆盖面,所有自然村实现全覆盖。
(六)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旗各项民生总支出达到1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持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全旗98个帮扶单位806名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助力脱贫攻坚。整合各类资金7000万元,认真组织实施三到村三到户、产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扶贫等工程,确保完成年度脱贫任务。截止目前,征集就业岗位10105个,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60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工程,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按要求进一步提高。认真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年内完成签订征收补偿协议2630户,回迁安置小区开工建设。加大教育投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一线教师奖励标准明显提高。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中蒙医院建设加快推进,旗医院透析中心建成投运。不断加大文体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七)社会稳定大局和谐安宁。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加强社区阵地建设,着力构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积极落实领导包案、“1328”信访责任制、信访联席会议等制度,解决了一大批信访积案和疑难问题。截止目前,共接待群众来访136起937人次,解决信访案件106批731人次,解决率78%。强化各行各业管理力度,深入开展旅游行业、餐饮住宿行业、食品药品行业、工矿企业、大型商场、市容市貌、城镇周边殡葬行为、交通秩序及客货运输、学校周边环境、建筑施工等10个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规范程度。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太旗”专项行动,重点抓好排查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及禁毒、禁赌、维稳等专项行动。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红线”意识,健全和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责任体系,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认真实施环京“护城河”工程,圆满完成自治区成立70周年、十九大等重点时期的安保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