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06 浏览: 【字体大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为我们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大发展引发社会生产方式大进步和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加,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大转变的历史进程。实践证明,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是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最根本、最深层的决定性因素。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要认识到,当前我国已经不具有高速增长的客观条件了,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再盲目追求高增长,会进一步加剧风险和经济的不平衡性。在现代化建设阶段,既要推动量的合理增长,更要重视质的有效提升。只有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才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也表明,现代化转型是发展转型,也是体制转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全面完整的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能否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和必要条件。从当前看,我国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是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适应发展阶段转变的要求,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最大程度激发内生动能,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

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高质量发展内涵十分丰富,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从理念看,高质量发展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开放等途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还包括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安全等内容。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在于,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持续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就业、收入、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这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不一样,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从过程看,高质量发展是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辩证统一的发展。“质”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构、效益,“量”通常指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一定意义上讲,高质量发展等于质量系数乘以速度。一方面,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核心是要通过“三转”(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型、增长动力转换)、“三变”(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四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放大乘数效应。另一方面,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提出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按14亿人、汇率不变、不考虑物价因素计算,要在2035年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的中等发达国家门槛,2023年―2035年期间,年均经济增速要保持在4%以上。同时,这也是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开展大国战略博弈的需要。因此,既要着力推动质的有效提升,也要努力保持经济增速在潜在增长率水平以上。如果没有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将不可持续;如果没有量的合理增长,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民生福祉改善都将是无本之木。

从结果看,高质量发展是居民有就业、职工有收入、企业有利润、政府有税收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民生福祉,核心是实现高质量就业,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同时,企业也要实现合理的利润回报,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扩大投资和发展的动力,才能不断给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此外,政府税收也要保持合理增长,才能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存在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一是经济实力实现大幅跃升。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6.2%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4万亿元提升到2022年的121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8%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折合美元从6301美元提升至1.27万美元,赶上并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二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2012年1.91%提高到2022年2.55%,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在信息通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核电、深海深空深地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跻身世界领先水平。三是结构优化取得重要进展。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年1.3万亿斤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稳居世界首位。东部与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下降到2021年的1.53、1.6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88∶1降低到2.5∶1。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3.1%提高到65.2%。四是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成效最好的脱贫攻坚战,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五是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稳价有力有序,粮食安全、能源供给得到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此外,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也要看到,当前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人口、投资、技术创新等要素条件发生重大阶段性变化,经济潜在增长率面临下行压力。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凸显,科技创新体制还不适应建设科技强国的要求。最终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还不够强,一般产能普遍过剩与高品质、高性价比、高附加值产品供给不足并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还存在不少卡点、堵点、脆弱点,科技、产业、金融循环还有待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循环畅通面临障碍。一些重要初级产品高度依赖进口,保供稳价压力加大。稳定制造业发展任务艰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等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总的看,当前我国既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也拥有迈上更高台阶的机遇。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就完全有条件有能力跨越这个关口,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了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关键是要抓好落实。

一是着力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保持经济中长期增长在合理区间。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形成强劲有力的国内大循环。加强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机结合,熨平经济波动,解决结构性问题,努力保持经济增长在潜在增长率水平。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重点是要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发挥数字经济在增加年轻人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就业,扩大服务业就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持续稳定发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能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等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二是紧紧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实用性创新。在大力推进硬科技创新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和实用性创新在提高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着力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培育形成更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人才基石。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自由探索,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切实推进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

三是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稳住基本盘。实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降成本专项行动,切实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保持传统制造业合理的比重。加快突破中高端。全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大国内市场、技术、人才和上下游企业支持,加快供应链国产化替代,着力培育链主企业,加强对产业核心技术全生态链的支持。大力培育新支柱新引擎。着力营造有利于新技术产业化和新企业成长的良好体制和政策环境,加快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应工业化发展规律,加快科技研发、教育培训、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繁荣发展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

四是深化改革攻坚,着力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建立健全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规划指标体系。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完善产品和服务质量、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反映高质量发展的统计体系。发挥政绩考核的激励、约束和导向作用,建立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绩考核机制。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采取一些标志性举措,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着力增强民营经济发展信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切实抓住、进一步厘清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完善产权制度,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加强法治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五是着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水平。推动国内国际生产的联动循环。推动重点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国内国际科技创新的联动循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发挥我国科技人才规模庞大、应用场景丰富、市场需求巨大等优势,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联动循环。加快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进一步增强对国际高端资源要素的吸引力、推动力。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推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联动循环。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落实好外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多元拓展油气、粮食等重要初级产品进口来源,有效利用国际资源。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来源:《学习时报》2023年9月6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