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和鲜明特质,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国际视野、世界使命和大党担当。
坚持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逻辑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理论不断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科学阐明了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提出了创建理想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在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的科学论断。他认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邓小平同志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重大判断,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江泽民同志倡导各国人民“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世界而努力”。胡锦涛同志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立场、观点和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明确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强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坚持胸怀天下,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自身使命、人类命运与世界历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发展。
“天下”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时空观、世界观和政治观。《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历代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情操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承载着中华文明独特品质和鲜明价值,塑造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文化血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文化滋养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注重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起来,继承和弘扬“天下为公”“天下一家”“协和万邦”“德必有邻”“达己利人”等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赋予“胸怀天下”以全新内涵、丰富内容和时代意义。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作为自己的追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的成立,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有力维护了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胸怀天下,是党和人民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动力,是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走在时代前列的基本途径,是党和人民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在新时代实践中坚持完善、丰富发展。
新时代坚持运用好胸怀天下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好、把握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深刻洞察“世界之变”。当今世界,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我们要深刻认识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家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体系与秩序进入深度调整、科技及产业革命带来深层变革、国际政治和社会思潮深刻演变,世界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清醒认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趋势没有变;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科学回答“世界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纵观历史,人类正是在战胜一次次考验中成长、在克服一场场危机中发展。”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彼此关联之紧密前所未有,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人类社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们要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积极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各国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
推动构建“世界之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有持久和平。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当今时代潮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新征程上,我们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不搞封闭排他,不搞唯我独尊,不搞冲突对抗,不搞故步自封,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不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积极弘扬“世界之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离不开中国;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汇聚了各国人民愿望的最大公约数,反映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高度统一。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主基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主旋律。新征程上,我们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厚植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汇集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前进。
(作者:蔡文成,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