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
1963年,在多伦县大河口乡二道洼村出土一根磨制针,经考证,距今一万至四千年,这一发现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今锡林郭勒草原已有人类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
燕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300年)
燕以秦开为将,破东胡,扩地千里。之后,筑长城,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以防东胡再度南下。燕长城从今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多伦县、正蓝旗境内经过。
秦汉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乘中原地区楚汉相争之机,打败东胡,控制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游牧民族国家。从此,东胡政权崩溃。今锡盟一带归属匈奴统治。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二十四万击破匈奴单于,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为汉朝侦察匈奴动静,置护乌桓校尉。
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
是年,匈奴境内连年遭旱、蝗灾害,人畜饥疫,死耗大半。
是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归附汉朝,并率部南迁,进入长城以南地区。北匈奴居驻于今锡盟地带。
永元元年(89年)
北匈奴侵掠汉边,焚烧城邑。为解除北匈奴威胁,汉车骑将军窦宪率兵北征,击败北匈奴。从此,鲜卑徙居于匈奴故地。
桓帝永寿二年(156年)
鲜卑首领檀石槐将全部领土分为东、中、西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共十余邑为中部,今锡林郭勒草原地处中部鲜卑分地之中,即为鲜卑汗国所属之地。
南北朝
北魏泰常八年(423年)
北魏王朝为了防止柔然的进犯,沿着阴山北境地带修筑长城。北魏长城经过今锡盟太仆寺旗、苏尼特右旗,同时在沿边地区设立六个军镇,今锡盟地区归属怀荒镇管辖。
孝昌元年(525年)
突厥统一沙漠南北,建立了北方最强大的政权。今锡盟地带在突厥汗国的统治下。
隋
开皇四年(584年)
契丹附隋。
唐
贞观二年(628年)
契丹附唐。
贞观三年(629年)
库莫奚附唐。
唐天 四年(907年)
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王朝。今锡林郭勒草原归其管辖。开通了以青盐为交易的蒙盐道。
辽
辽天赞三年(924年)
9月,契丹汗耶律阿保机拜日白林(即松林,在多伦县东北)。
金
金太祖元年(1115年)
金平契丹,在今锡盟正蓝旗境内建造桓洲城,因乌桓游牧地,故称桓洲,当地人称侍郎城。
天会三年(1125年)
金灭辽,循辽国旧制,也立五京,置总管府十四,在今太仆寺旗置州,名昌州。
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
金委派盐使,设官管理青盐池(今锡盟东乌珠穆沁旗盐池)。
泰和二年(1202年)
铁木真发兵兀勒灰、失鲁格勒只惕河(今东乌珠穆沁旗境内乌尔浑河及色野集尔河)攻击塔塔尔部,击败其三部。
泰和三年(1203)
春,克烈部王罕父子与反对铁木真的贵族首领联合,暗下发兵进袭铁木真。铁木真迎战于合兰真沙陀之地(今西乌珠穆沁旗北境)。
元
泰和六年(1206年)
铁木真即汗位,号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新建立的蒙古汗国领土广阔,“控制了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到阴山,北连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今锡盟地区成为蒙古汗国的重要地区。
泰和七年(1207年)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各部的侵犯,金修建长城。史学上称之为“界壕”,共有三条,总长近万里,经过今锡盟东乌珠穆沁、阿巴嘎、苏尼特右、镶黄、太仆寺、正蓝等旗和多伦县境内。
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
蒙古军伐金,取昌州(今锡盟宝昌),桓州(今锡盟正蓝旗)。
嘉定六年(1213年)
秋,蒙古军仍按上次进军路线出兵,取宣德(今河北宣化县),击败金兵于怀柔(今河北怀来县),作战路线贯穿今锡盟地境。
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
成吉思汗把大营移至桓州(今锡盟正蓝旗境内)避暑,是年6月,蒙古军取得中都城后,他离开桓州,回师不儿罕山驻地。
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
7月,窝阔台汗率兵到察哈尔避暑,同时与诸王商讨伐金之策。
南宋宝 三年(1256年)
10月,忽必烈派人在桓州东滦河北(今锡盟正蓝旗境内)建城廓宫室,三年建成,定名开平府。
中统元年(1260年)
3月,忽必烈在开平府召集部分蒙古贵族,举行忽里勒台,登上汗位。是为世祖,尊称薛禅汗,建元“中统”。
7月,造“中统元宝钞”纸币,这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在上都刻版印刷“至元通行宝钞”(纸币)。